3月28日,由中國酒業協會指導,中國啤酒趣味研究院與行知探索文化發展集團聯合發起的“漫行知趣,醇享求道”——全球啤酒文化探訪項目啟動發布會于北京成功舉辦。
中國是世界第一大啤酒生產國和消費國,是世界啤酒產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目前,我國的啤酒產量約3600萬千升,占世界啤酒產量的20%以上,超出位居第二的美國1000多萬千升,是當之無愧的啤酒大國。釀造實力、智能制造水平、裝備水平都是世界領先。所以,把中國啤酒的品牌和文化向全世界展示并創造深度交流的平臺,恰是時機?!叭蚱【莆幕皆L與研學項目“在這一契機下應運生成。
發布會上,中國酒業協會秘書長兼啤酒分會理事長、中國啤酒趣味研究院院長何勇在視頻致辭中表示:“中國啤酒工業用三十幾年就完成、甚至超過了其他啤酒強國上百年的技術發展,并由大變強邁向智能化和高端化發展階段。大家可以感受到,我們的啤酒產品正在加速創新和升級。所以,是時候把中國啤酒的品牌和文化好好地梳理和凝練,向世界做有效的輸出。同時,我們期待與國外啤酒行業的交流和溝通,讓參與項目的消費者們更深入的了解中西方啤酒文化的差異,感受中國啤酒的自信與魅力。當然,這樣的交流進程需要極為專業、以及注重品質的運營機構。很榮幸與行知探索集團在這個項目上建立合作,也感謝中國啤酒TOP5企業、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在產品設計和專業培訓方面給予的支持和幫助。相信在眾多機構的合力之下,中國啤酒趣味研究院一定會把啤酒文化探訪與研學的項目做得越來越好,越來越有影響力?!?/span>
中國酒業協會啤酒原料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樂啤聯盟首席科學家張五九認為,我國啤酒行業的發展無論在釀造技術、智能裝備、包裝、物流等多方面都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國啤酒品牌影響力持續走強。希望以“全球啤酒文化探訪與研學項目“為契機,體驗中西方啤酒文化,共同感受啤酒的藝術與技術的雙重魅力。
中國酒業協會啤酒分會秘書長、中國啤酒趣味研究院秘書長元月表示,啤酒最早起源于中國。很多消費者普遍認為啤酒是西方的“舶來品”,但其實在中國的古代就有啤酒。明·宋應星《天工開物》中記載:“古來曲造酒,蘗造醴,后世厭醴味薄,遂至失傳,則并蘗法亦亡”。句中“蘗”指發芽谷物,“醴”指低酒精度的發酵飲料,即說明了早期啤酒的存在?,F代啤酒工藝確實是由西方舶來,但不可否認中國早期啤酒的存在。所以說,中國的啤酒是有文化底蘊的。講好古代啤酒的故事,做好當代中國啤酒品牌影響力的輸出,是協會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策劃啤酒文化探訪研學項目的本意和初衷。
行知探索文化發展集團創始人曲向東說,極之美會同中國酒業協會、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的相關領導、專家,在目的地選擇、行程設計、體驗設計等方面進行了精心策劃,此外還會組織一系列專業的講座和交流活動。這次與中國酒業協會、中國啤酒趣味研究院的合作,希望搭建一個跨文化的交流平臺,讓更多人感受到啤酒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在中國啤酒趣味研究院執行秘書長王亮的主持下,極之美項目總監卜琳娜,項目顧問兼帶隊導師,國內首批BJCP啤酒裁判之一,大師杯組委會成員沙濤,比利時法蘭德斯旅游局中國區首席代表李昕就“全球啤酒文化探訪與研學“項目展開介紹。啤酒文化探訪類產品首發站是比利時,比利時多元的啤酒文化,被UNESCO列為無形文化遺產之一,擁有極其豐富的啤酒種類和品牌,以最具代表性的修道院啤酒和蘭比克啤酒著稱。希望在比利時,消費者能以前所未有的形式,深入到當地的啤酒釀造者交流活動,品味啤酒中的寧靜與自然。沙濤表示,啤酒文化探訪項目在每一個目的地都將有帶隊老師講解啤酒背后的文化,沉浸式體驗不同地區的啤酒之美,感受啤酒文化的豐富屬性。未來研究院還將繼續開發北歐,澳大利亞等多國線路,持續引領啤酒愛好者與從業人員在全球范圍內深度挖掘并與更多地區的優質啤酒文化進行交流體驗。
發布會介紹,在全球啤酒領域研學類產品—“歷久彌香”啤酒復興之路考察項目中,首次發團擬定周游德比荷三國。后續中國啤酒趣味研究院會攜手行知探索文化發展集團,聯動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與中國啤酒TOP5企業,不斷優化和擴增啤酒領域研學類產品。
中國啤酒趣味研究院在發布會中還舉辦了第二屆顧問證書頒發儀式。中國酒業協會啤酒分會秘書長元月就過去各合作顧問對中國啤酒趣味研究院的相關工作支持表示感謝,并希望繼續以研究院為契機,打破啤酒業領域壁壘,探尋文化合作邊界,通過多領域合作賦能啤酒產業,共同助力啤酒品類優勢文化傳播,打造更多、更具影響力的跨領域的現象級IP活動和傳播內容。
隨著全球啤酒文化探訪與研學項目的啟動,啤酒專業培訓的嵌入將推動啤酒類大眾培訓業務的發展。同時,在未來的推廣和宣傳基礎上,將開發和測試大眾接受度更高的,更有意自發參與的啤酒類培訓課程。全球啤酒文化探訪項目將勢必成為推動中國啤酒品類文化國際化交流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