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醬酒的一派繁華熱烈,卻大有將傳統的“黔派濃香”淹沒之勢······
日前,貴州省發改委官方網站公布了2023年貴州省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名單4158個項目,年度預期投資達8003.86億元,其中涉及92個酒類項目。
這些涉酒項目遍布貴州各地,以遵義為原點的話,這些項目分布在其南、北、東、西。
這其中既包括遵義市下轄的仁懷、習水、赤水、湄潭、余慶、綏陽、桐梓,也包括銅仁市下轄的印江、思南,畢節下轄的金沙,黔東南下轄的鎮遠、黃平以及貴陽周邊區縣。
可以看出,遵義市涉酒項目占比最多,涉及地域也最多——遵義下轄的多個縣份“雨露均沾”。
從項目類型來看,這些酒類項目最多的為白酒技改項目,也有一些純新增白酒產能項目,更含有一些融新增產能、工業旅游于一體化的園區建設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技改、新增產能項目,大多明確標注“醬酒”,也即是指向于醬酒的產能增量、技術革新。粗略統計,這些新建、續建項目,總共可使貴州2023年醬酒產能增加20萬噸以上。
然而,貴州醬酒的一派繁華熱烈,卻大有將傳統的“黔派濃香”淹沒之勢。
《華夏酒報》記者發現,一些以出產濃香聞名的地域,也均被新建醬酒項目包圍——譬如遵義下轄的湄潭縣、鴨溪鎮,黔東南的鎮遠等地。
最新的信息顯示,貴州遵義鴨溪鎮正在推進5000噸醬香白酒項目。該項目預計投資2.5億元,占地面積74.5畝,建設內容包括制酒車間、包裝車間、制曲車間等。項目一期工程預計明年建設投產,將年產5000噸的醬香白酒,預計實現工業總產值3億元以上。
鴨溪鎮以出產“鴨溪窖酒”而聞名,成為中國酒業地圖上一顆明珠。在1963年舉辦的第一屆“貴州名酒”評選中,茅臺酒、勻酒、董酒、金沙窖酒、安酒、泉酒、鴨溪窖酒、平壩窖酒成為“貴州八大名酒”。
也就是說,在那個“醬香”尚未一統的年代,貴州也擁有能夠與四川濃香分庭抗禮的濃香名酒,即鴨溪窖酒。它當時在貴州,足可與茅臺、董酒相并肩。
湄潭縣的湄窖同樣是黔派濃香的代表,但建設項目信息顯示,湄潭新建的年產2000噸醬酒項目(鄒大福)正在推進。
貴州黔東南的鎮遠,其出產的濃香型青酒曾名震一時,但是如今似乎其風頭已經被新建醬酒項目所壓倒。
如果不論此前貴州推進的各個醬酒項目,單論此次最新的重大項目的話,那么,可以看出,不只是醬酒的產區對于這些項目熱情高漲,其他一些此前在醬酒傳承上底蘊不夠深厚的地區,同樣在熱衷于推進醬酒產業,大有貴州全民染醬之勢。
“貴州醬酒”似乎已經成為一面金字招牌,也成為外界的固有印象。但實際上,講究地域、水土的中國白酒業,更呈現出“多元化”的另一面——同樣為醬酒重鎮的遵義,也同樣產出黔派濃香的代表性品牌鴨溪窖,只不過其由于多重原因而沒落。
對于執著于新建醬酒產能的地域而言,就算拋開醬酒文化、釀造技藝的傳承與積淀等方面不談,那也必須要充分考量醬酒產業未來的發展空間、消費市場的消化能力等其他影響性因素。
一些擁有其他香型白酒歷史性影響力的區域,更是需要綜合考量——在這個追逐大流、習慣性一窩蜂的時代。